初秋時節,沿著顛簸的山路來到浦江縣花橋鄉下宅溪村附近的山坡上,就能看見一壟壟迎風而立的棗樹。一顆顆青色發亮的大棗掛滿枝頭,讓人眼前一亮。這里是下宅溪村義烏大棗種植基地的一部分,占地70畝,大約種植了7000棵棗樹。站立其中,微風拂面,棗香陣陣。
然而,三年前這片山坡卻還是一個雜草叢生、毫無規劃的小荒坡。下宅溪村黨支部書記沈明法向記者介紹,這片山坡以前是村里的承包地,村里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后,就逐漸荒廢了。后來村兩委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,增收致富,重新開墾荒地,并引進種植了70畝義烏大棗。
義烏大棗因其加工而成的南棗和蜜棗被稱為“京果”和“義烏三寶”之一。70畝棗樹種下之后,村兩委沒少往山上跑,但棗樹的生長卻一直不盡人意,原來義烏大棗雖種植簡單,成活率也很高,但管理難度卻不低,村兩委本來就缺乏種植經驗,還得忙著村里的工作,不能時時刻刻盯著,雇傭的村民又不懂技術,因此棗樹始終長不好。這些情況村兩委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為了種好這70畝棗樹,今年,村兩委決定放棄之前的模式,與義烏大棗基地的老板合作,一同管理。
合作之后,義烏指派了農技員駐扎在下宅溪村,每天關注大棗的生長情況。有了技術方面的指導,之前的問題迎刃而解,棗樹也迎來了第一年的豐收!爸饕墙衲甑母珊禃r間太長,棗樹有些缺水,所以在產量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,而且今年是第一年大面積掛果,否則產量還能再高點,估計在七八千斤左右。以后大棗產量會越來越高,豐產期甚至可以達到五萬斤以上!笨粗x烏大棗豐收掛果,沈明法心里有說不出的開心,他介紹說,其實去年基地里也有少量棗樹掛果,但品質一般,今年是義烏大棗的“大年”,加上技術管理到位,大棗的品質非常不錯,口感好、個頭大,銷售價格也更高。
義烏大棗的豐收為村集體帶來增收的同時,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;亟衲昶刚埩瞬簧俅迕駧兔芾聿墒,每人每天平均可以拿到一百五十元左右的收入,讓不少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再就業。隨著浦義同城戰略的深入實施,義烏大棗良好的發展勢頭讓沈明法敏銳地嗅到了市場前景。經過反復商討,下宅溪村兩委做出決定:咬定義烏大棗這棵搖錢樹,做好做深棗文章。
今年上半年,村兩委決定擴大種植規模,在附近的山頭又承包了190畝土地,全部種上了義烏大棗!艾F在我們村子有義烏大棗260畝,等到三年后棗樹全部進入豐產期,保守一點說,可以給我們村帶來三十多萬元收入!币幌氲竭@筆收入,沈明法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談起以后的發展,沈明法也是信心滿滿,下一步村里打算修整山路,建設冷庫,方便棗子的運輸和儲存,采摘游的計劃也已經安排上了,F在村里的義烏大棗生產銷售還沒有形成規模,等到產量提升后,他還打算引進設備建立一個加工作坊,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,打造屬于下宅溪村自己的品牌,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。
義烏大棗成了下宅溪村的“甜蜜產業”,沈明法用一顆義烏大棗安了村民的心,富了村集體。而今,在鄉村振興的路上,下宅溪村要把棗文章做得更深更實,讓村里的百姓走上新的致富路。
(浦江縣林業局)
公眾號 |
手機版 |
|
![]() |
![]() |